早報記者 餘夢
  昨日,市環境科學學會大氣分會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魏海萍在“大氣污染防治專題論壇”上指出,長三角大氣污染具有同城化特征,數值模擬表明,長三角區域內污染輸送和沙塵等長距離輸送對上海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平均約為20%。
  建立化學品監控制度
  “大氣污染防治專題論壇”昨日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魏海萍表示,和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長三角區域排放的各種污染物排放量都要高得多。
  魏海萍說,數值模擬表明,在重污染過程中,外來源區域輸送的影響加大,而在2013年1月高污染案例模擬結果表明,外來源影響占40%或以上。但外來源的比例要根據每次污染的過程具體分析,數據是有所變化的。
  華東理工大學國家環境保護化工過程環境風險評價與控制重點實驗室教授修光利則表示,上海本地污染也不容忽視,上海已經有效落實二氧化硫控制、正有效推進氮氧化物的控制,現在要將揮發性有機物的控製作為重點。
  修光利解釋說,揮發性有機物既是二次PM2.5的前體污染物,又是臭氧的前體污染物,而化學品的使用是揮發性有機物的根本來源。因此,上海應該有能力在全國率先開展化學品環境管理登記辦法,建立運輸、貯存、生產、使用、銷售、廢棄物處置的全流程轉移監管制度,提出上海市的優先控制污染物名單。
  空氣污染預報為何難
  “空氣污染預報比天氣預報要難。”華東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束炯指出,天氣預報的本質是物理學問題,而污染物的排放、集聚涉及複雜的化學反應。
  如何提高空氣污染預報的準確性,束炯指出,一先理解大氣作為流體運動的規律,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二要準確地刻畫各種不同的化學過程,認識物理-化學過程的相互作用和規律;三要有完整的地面污染排放數據。只有滿足這三方面,再加上長期的經驗積累,才能作出準確的空氣污染預報。
  束炯說,上海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污染過程往往是西風氣流、偏北氣流和海陸風以及熱島環流等不同系統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天氣和污染觀測手段上的不足影響了預報精度;對於物理—化學過程相互作用的認識還存在缺陷;地面污染的排放數據很不完整,許多污染過程不斷地在變,數據庫始終處於應更新的過程,更為困難的是外來污染的長距離輸送更有許多不確定因素。
  “在中國,PM2.5是排名第4的健康危險因素。”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闞海東建議有關部門,可適時推出“霧霾天氣(或PM2.5)健康指數”,指導人們採取適當的防範措施。  (原標題:上海空氣質量污染源約兩成外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nufr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